• 行业动态
  • 前沿理论
  • 政策信息
首页 > 行业信息 >
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存着四个问题
发布:盖世集团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时间:2014/7/10 9:38:37
    我国水产品冷链构建属于初步性、片段性、分散性,水产品冷链更多的是集团性或者企业独自性的配置,离区域性、全国性的冷链网络还有比较大的差距。随着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,水产品品种和产量的扩大,市场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提高,冷链物流企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期。但是,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壮大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。
  冷链网络建设有差距
  片段分散方式的冷链系统,往往使得冷链标准无法连贯的执行,全过程冷链温度的记录无法发挥作用,冷链的交接过程比较复杂。应该向美国冷链协会那样,提倡并着手建设全美国的冷链中心枢纽。
  冷链标准建设不及时
  水产品冷链物流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,如:装卸速度、作业流程、检验验货制度以及运输、仓储、配送、销售各环节低温对接要求等作业方面缺乏标准,使得中国大部分水产品销售环境不能控制在冷链温度之下。对各大类水产品的产品温度、湿度指标及储存期限,冷链标准建设不及时,不能具体提供一个科学统一的推荐范围。
  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
在一般的菜市场上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,水产品物流设备比较落后,冷冻水产品运输方式采用人力黄鱼车还相当普遍,因此,水产品的品质损失比较大。冷链体系配置只能依赖于城市化的提高,农村是很难做到的。在运输过程中还缺乏统一化的包装配置和物流形态,例如装有活鱼类的运输桶内3/4装水,只有1/4才是活鱼产品,无疑提高了水产品物流成本。
    冷链增值效应不明显

【上一篇:钢铁电商潮兴起加速改造行业格局】

【下一篇:解析: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新变化】